2025銅仁中職學校排名前三的有:銅仁廣播電視大學中專部、德江民族職業技術學校、銅仁市中等職業學校。
一、2025銅仁中職學校排名前三的名單一覽表(最新)
排名 | 中職學校名稱 | 中職學校地址 |
1 | 銅仁廣播電視大學中專部 | 銅仁地區清水大道03號 |
2 | 德江民族職業技術學校 | 德江縣青龍鎮芳林村 |
3 | 銅仁市中等職業學校 | 銅仁市碧江區 |
二、2025銅仁中職學校排名前三的學校簡介
1、銅仁市中等職業學校
銅仁市中等職業學校簡介銅仁市中等職業學校是2010年3月經銅仁地區行政公署批準,在銅仁市教育局和銅仁職業技術學院雙重領導下的一所市級全日制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其前身是銅仁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于2002年在原銅仁地區農校、銅仁地區財政學校、銅仁地區衛生學校、銅仁地區商業學校和銅仁地區職校的基礎上組建而成。其中,原銅仁地區農業學校在1998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曾被國家五部委授予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
銅仁市中等職業學校占地面積
目前,學校現有占地面積169418平方米,建筑面積97380平方米,可利用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519.13萬元,圖書館藏書12.3萬冊,擁有專兼教師256人,全日制在校學生4859人,設有護理、針灸推拿、會計、旅游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等18個專業,建有護理、醫學技術等8個實驗實訓中心,生均儀器設備值超過5000元,綜合辦學實力強。
銅仁市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力量
按照健康養殖要求,結合新農村建設及企業需求,主要課程有解剖與生理、動物微生物、獸醫基礎、動物繁育與改良、營養與飼料加工、動物防疫檢疫、獸醫臨床診療、豬生產與豬病防治、牛羊生產與疾病防治、禽類生產與疾病防治、特種動物生產技術等。初步形成了一個由基本素質課程、專業通用能力課程、職業崗位能力課程和專業拓展能力課程構成的工學結合課程體系。
2、德江民族職業技術學校
德江民族職業技術學校簡介
德江縣民族職業學校是1984年創辦的一所民辦民族職業學校,現坐落在貴州德江縣。學校辦學規模較大,占地面積較為寬廣建筑面積很大,有7萬平米左右,可容納學生6000人在校學習。學校的各項設施齊全,擁用運動場、籃球場、乒乓球場等體育設施以供學生課余時間鍛煉身體使用;還有學生食堂、超市、校醫院等為學生提供了生活保障;以及還有計算機室、圖書室、實訓室等多個學習場所以供學生提高專業技術使用。
德江民族職業技術學校師資隊伍
學校開設多個專業,以供學生的喜歡和職業規劃選擇。學校師資優秀,共有222名老師,其中“雙師型”老師共99人,在校學生共5413人。學校為減少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學校有完整的助學機制以保證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學業。
德江民族職業技術學校辦學思路
學校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宗旨、市場為導向”的辦學方針,構建了“培養學生成長成才,促進就業改善民生,助推地方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辦學思想;圍繞“以文化建設為基礎、專業建設為核心、素能建設為重點”的辦學思路;提煉了“尊重學生,以生為本,全面培養學生的就業本領和發展本領”的教育教學理念;探索出了“研究學生、研究學校、研究市場、研究社會”的根本方法;定位了傾力打造學生“三個品質素養”(道德品質素養,行為能力素養、專業技能素養)的教育教學目標;科學分類了“三種技能”專業類型(技術型、藝術型、服務型)。
3、銅仁廣播電視大學中專部
銅仁廣播電視大學中專部簡介銅仁廣播電視大學始建于1979年2月,與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同時誕生,當時建制為貴州電大銅仁工作站,1984年10月6日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貴州廣播電視大學銅仁分校,2007年經銅仁地區行署批準,更名為銅仁廣播電視大學,是貴州省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地(州、市)級廣播電視大學。現任校長田海燕、副校長楊大江、張命華,副調研究員符紹基。銅仁廣播電視大學是一所集高等教育和中職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開放教育和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開放性現代遠程教育高等學校。
銅仁廣播電視大學中專部占地面積
建校28年來,學校逐步發展到有8000平方米的校園大本營,教學樓、職工宿舍樓、學生公寓、教學設施等一應俱全,并于2004年修建了3000平方米的“現代遠程教育學習中心”大樓,成為全省電大系統標志性建筑。學校下設9個縣級工作站,3個聯辦教學點,現有在冊學生2600多人,其教學覆蓋全地區。現在的銅仁電大,校園整潔、美觀、大方,是全省電大系統獨樹一幟的一流現代遠程教育學校。
銅仁廣播電視大學中專部教師力量
學校本部有在冊教職工28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3人,本科學歷的15人,專科學歷的7人。有專業技術人員17人,其中副高職稱3人,中級職稱11人,初級職稱3人,中級以上外聘專業教師近20人。28年來,學校緊貼社會需要,面向市場辦學,先后開辦了文史、經濟、法律、管理、師范、理工、農醫等10多個科類近70個專業,為全區培養輸送了各級各類留得住、用得上、扎得下的本科和各大中專成人、師資類畢業生15000多人,非學歷培訓20000人次,絕大部分畢業生已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干中堅力量以及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
在畢業生中,有曾受我們黨和國家原總書記、主席江澤民同志親切接見并合影留戀的85屆學生房曉民(女),有陪同原國務院總理李鵬一道訪問廣東某日資廠的經理、86屆學生韓華成,有受國家表彰的見義勇為的勇士譚耀輝等等數不勝數的電大精英。
為適應“現代遠程教育”的需要,學校全面貫徹落實江澤民同志“要以遠程教育網為依托,形成覆蓋全國城鄉的開放教育系統,為各類社會成員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服務”的指示,增添和建立了微機室,多功能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語音室和與省電大對接的2兆的能容納200人的雙向視頻教室(會議系統)。建立了與省電大和中央電大相通的教學三級平臺資源網以及英特網等,學生隨時可以通過遠程教育手段獲取各類知識信息,學校則全力為學生提供各類學習支持服務。2005年4月,教育部、中央電大委托省教育廳對全省地級電大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及開放教育試點”辦學水平評估 ,我校得到專家一致好評,評估結果為合格。
1999年9月,省委、省政府決定“要把各級電大建設成面向當地的‘現代遠程教育’學習中心”,中共銅仁地委、銅仁地區行政公署也于2000年2月作出相應的決定。銅仁電大決心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乘勢而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全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銅仁廣播電視大學的辦學宗旨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遠程開放教育手段,采用廣播、電視、文字、音像以及因特網等多種信息技術媒體,多層次、多規模、多功能、多形式地為本地區的農村、工礦、基層,特別是邊遠和民族山區培養培訓各級各類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為廣大求學者提供終身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
銅仁廣播電視大學的發展目標是:在建設國民教育體系和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中,構建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適合我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終身學習教育體系,為我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注:銅仁中職學校排名是邦博爾職教網根據網友在本網的關注度進行排名,僅供參考,具體內容以當地教育考試院發布的為準!